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将其归纳为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与梦想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实践动力,是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底气。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要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将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创新精神给予“四个自信”以动力与活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以伟大创造能力而著称于世。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在科技领域有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成果,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器物上的“四大发明”,在文学艺术领域也留下了数不尽的不朽之作,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不仅产生了诸多闻名于世的标杆性思想人物,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建筑工程,如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明代以后,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近代以来,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而定,而主要看这个民族的创新韧力。近代史上,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衰退而致思想落后、制度落后、科技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挥伟大创新精神,几经风雨与劫难,接续努力探索,先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又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切,都是上层建筑层面的重大创新。同时,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仅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一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而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高铁、大飞机、航母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属于生产力层面的创新。进入新时代,新战略新征程激励着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创新精神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进而激发全体中国人民以更强的动力与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奋斗精神绘就“四个自信”的底色与本色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奋斗的民族,中华民族在创造自己的文明中铸就了伟大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顽强拼搏、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出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近代以后,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是百折不挠的奋斗。
坚定“四个自信”离不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绘就了“四个自信”的奋斗底色和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这更加点燃了中华儿女的壮志豪情,鼓舞着亿万人民坚定“四个自信”,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只要我们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永远焕发强大生机活力,中国人民就一定会不断地创造世界奇迹。
团结精神构筑“四个自信”的支撑与条件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内部分裂只是发展中的小插曲。中国人民在息纷止争、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程中,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能力挽民族、国家于外部强敌入侵的寇急祸重中而没有亡国灭种,能在共御外侮中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离不开历史积淀的团结精神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手挽手、肩并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在革命斗争中共同书写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伟大历史。
新中国以后,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正走向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不团结不凝聚,终将因一盘散沙而一事无成;团结又自信的民族,是永远无法击溃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是坚持和坚定“四个自信”的支撑和条件,两者的融合,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梦想精神引领“四个自信”的确立与前行
从古至今,梦想精神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激起中华民族持而不懈地去实现梦想,这个过程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国人民没有因现实苦难而放弃梦想,也没有因梦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几千年历史使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就成为不变的初心。与此前历史上的梦想不同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插上了有力的思想翅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和对初心的矢志不渝,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进行了近百年的持续奋斗,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而使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毋庸置疑,中国人民只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一定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梦想总是与创新、奋斗、团结结伴而行。梦想、创新、奋斗、团结既是化作物质力量的伟大精神,更是以物质力量来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这样伟大的人民,这样伟大的民族,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底气。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创新、奋斗、团结和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贺新元